□ 全媒记者 王有哲
3月4日,记者来到厦门五缘湾游艇港,看到游艇荟萃,桅杆林立,偶尔驶过的游艇,在蓝色海洋中犁开翩翩浪花,视野所及,便是这样一道时尚靓丽的水上风景线。
昔日无人问津,今朝人气爆棚。如今,五缘湾游艇港常年停靠船只超过220艘,乘坐游艇或者帆船出海,已成为厦门一种新时尚。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厦门市帆船体验总客流量超过150万人次。
“作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游艇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路桥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厦金游艇常态化通航的实现,努力构建以五缘湾游艇母港为核心,辐射海西及台湾地区的游艇网络格局。” 厦门路桥游艇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畅表示,厦门拥有非常成熟的游艇港和游艇产业集群,并呈现全面发力、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城市游艇产业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
A 先入为主 游艇产业发展迈大步
游艇产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近年来,厦门市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精准对接国家发展壮大海洋经济的战略机遇,寻求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布局游艇旅游产业,取得丰硕成果。
在厦门五缘湾,这里享有极好的风力资源,同时由于几乎完全遮蔽,形成了一个有风无浪的天然水上运动海域,湾内拥有2平方公里水域和10万平方米的游艇产业配套发展用地,是国内最大的游艇港,也是国内停泊船艇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游艇港。
而在五缘湾游艇港一旁,厦门国际游艇汇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该地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的公园式商务群,打造“亲海办公、企业独栋、湾海商业、游艇基地”四大业态,建成后将成为厦门又一地标。
“随着‘金砖红利’持续释放,尤其是叠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优势,厦门将迎来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将抓住发展机遇,推动游艇旅游产业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发展壮大。” 福建省游艇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林小雄说。
五缘湾游艇港的诞生、发展,便很好地契合人们对于健身康养、休闲旅游越来越旺盛的需求。游艇产业不仅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十分符合厦门的城市定位。在国家、福建省及厦门市产业政策支持下,经过路桥集团多年培育,五缘湾游艇港催生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游艇产业集群。
“我们以游艇港为平台,大力普及帆船游艇运动与海洋休闲文化,打破了人们‘游艇等于高奢消费’的认识误区,游艇产业在厦门驶向‘黄金水道’,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成为集团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路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估算,厦门市游艇产业链的年产值逾30亿元,游艇经济规模在大陆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凭借游艇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陆水上最具影响力的游艇展落子厦门。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自2008 年创办至今,已成为一年一度集“展览、论坛、赛事、活动”于一体的复合型国际游艇盛事,也是大陆第二个、亚洲第六个跻身IFBSO(国际游艇展组织者联盟)的专业展会,并荣膺最高级别——铂金会员。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由于五缘湾游艇港水质良好,空气清新,景观美丽,冬天不冷,常年有风,航海界人士称赞其为“全球少见的帆船运动基地”。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海峡杯帆船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帆船赛、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自2007年至今,五缘湾游艇港已成功举了众多著名的水上运动赛事,成为国内高水平帆船比赛首选之地。
B 以船为媒 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通吃”
春风到碧海,舵稳好扬帆。
2018年8月4日,伴随两艘游艇“五缘湾壹”号、“海狼”号驶进金门水头码头,一个新的历史时刻由此开启——厦金游艇自由行首航成功。
“厦门游艇产业链比较完整,从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到游艇俱乐部、码头配套和游艇线路等一应俱全。”林小雄说,今年厦金游艇自由行首航成功,更是成为游艇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在2018年11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上,两岸游艇产业动作频频。福建省游艇产业发展协会与台湾游艇工业同业公会、厦门路桥游艇旅游集团与台湾嘉信游艇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协议,就两地游艇展会合作、游艇消费市场开发、产业政策研究、厦金游艇旅游航线运营、游艇售后维修服务中心运营建设、游艇港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两地游艇产业发展。
台湾游艇工业同业公会秘书长、台湾嘉信游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大陆市场总监龚芸广表示,大陆游艇产业市场庞大,而厦门具有发展游艇产业的先天性优势,因此商机巨大。协议签订后,合作双方将在游艇直航、维保中心、展会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做大游艇产业“蛋糕”。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提出自驾游和包船游的需求,将依次执行;同时,近期我们也收到台湾游艇俱乐部拟从金门开游艇来厦门访问的申请,正在接洽中。”郑畅说,结合厦门自贸区游艇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及闽台游艇服务试验区的建设,尤其是五缘湾游艇港游艇专用开放口岸的建设,“预计在‘十三五’规划期内,厦金游艇旅游市场将达到百亿规模。”
据了解,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厦金游艇产业交流合作,将厦金游艇直航活动纳入厦门自贸区游艇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年度目标。不懈努力,迎来监管模式的创新——立足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对台先行先试优势,厦门自贸委旅发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参照“小三通”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助力打造厦金游艇旅游百亿市场。
“这对于加强两岸经济文化协同交流意义非凡。”台商庄苓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厦金游艇旅游有助于丰富厦金旅游方式,引导更多高端游客往来两岸,在金门与厦门之间,创造更多的合作机遇。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邓利娟指出,厦金游艇自由行首航成功,描绘了两岸以船为媒、加强厦金深度合作的美好愿景,为两岸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厦金经贸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互联互通,共同传承闽南文化。
C 冲破藩篱 用好安全监管“指挥棒”
现如今,随着游艇产业迅猛发展,游艇旅游产业更是迎来发展新契机,五缘湾游艇港成为热门旅游地。带上家人或者好友,乘着帆船或游艇投入大海的怀抱,肆意地迎接来自海洋特有的气息,成为游客的热门之选。
然而,面对千帆竞发的考验,如何探索完善的游艇监管布局和形态?为优化游艇管理提供示范和样板?如何用好安全监管“指挥棒”,促进厦金经济融合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民众心之所系。厦门海事局坚持从规范入手,从治理发力,从监管严起,在治理体系的大格局中锚定病根,对症下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游艇监管之路。
随着厦门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帆船邀请赛、水上摩托艇竞技赛及相关水上赛事多次落户厦门,高端游艇俱乐部持续涌现,并有向周边城市扩展延伸的趋势,水上休闲旅游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18年3月1日,在厦门海事局的大力推动下,《厦门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国内首部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将游艇管理暨“海上休闲旅游船舶”纳入管理规范范畴,为海上休闲船舶安全监管提供“福建样本”。
“治理是盘大棋局,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厦门海事局法规处处长陈立祥表示,通过将游艇监管纳入法律体系,使得海上休闲船舶安全监管有法可依,这对于优化游艇监管、推动游艇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治理的维度出发,厦门海事局探索出“三位一体”的监管理念,贯彻落实“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安全便捷、服务发展”的游艇管理方针,通过积极推进游艇安检工作规范化,探索新方法、履行新职能、服务新发展。
据陈立祥介绍,面对新挑战,厦门海事局先行先试,立足目前国内游艇安全技术标准不统一,牵头举办游艇安全检查专题培训,邀请厦门CCS游艇检验方面的专家授课,通过理论学习、现场实操教学,提升执法人员的安检技能和对缺陷处理的可操作性。
补齐发展短板,以“增强”焕发新活力。厦门海事局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加强中国籍船舶船籍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将游艇数据录入协同管理系统,为游艇行业的规范安全发展奠定基础,依托游艇安全检查专题培训平台,通过交流讨论对游艇安检的检查范围、要点和缺陷处理达成共识,并将上述检查项目和意见进一步规范化,形成格式化的检查范本,明确检查要点,细化检查要求,把好游艇安检质量关。
“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冲破惯性思维,不为传统所拘,不为定势所累,不为经验所缚,我们定能聚合更多游艇监管新动能。”陈立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