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冷战时代美苏亚太对抗的前沿,东南亚国家泰国为强化国防安全,曾尝试组建强大的军事武装,这引发外界对该小国的重视。
众所周知,航母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担当,是强国的关键所在。从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等传统强国外,泰国也拥有过航母。那么很多人据此提出质疑:泰国既然有航母,为何不拿出来进行部署呢?其实主要原因在于该航母即将进入历史博物馆。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泰国出于应对自然灾害和国防需求等目的,开始萌生出拥有航母的现实设想。鉴于建造实力不济,泰国积极对外寻求采购,并同西班牙巴赞的造船公司达成了最终合作意向。由于军费紧张,泰国仅采购了后来命名为“差克里王朝号”的“简易版”航母。之所以如此认定,主要因为其排水量仅为1.1万吨,这打破了当前服役航母的记录,甚至不如我军的055驱逐舰排水量大。
此后,泰国想要为航母装载合适的舰载机,不过却赶上了金融危机,于是不得已中断了该项目的采购方案,并将其放在军港中予以封存,成了真正的摆设。再往后,泰国海军重新启用该航母,但不是担负作战平台等作用,而是承担运输职能。直到最后,该航母彻底成了泰国皇室私人出海工具,曾外界讽刺为“皇家游艇”。
从该航母的一系列使用情形上看,量力而行才是推进军事建设的重要基础,不能为了满足眼前需求而去尝试拥有那些不靠谱的武器。对此,泰国应该多向俄罗斯学习,不能盲目随从。
当前,我国依靠持续增长的国力,正积极研发第三艘航母,这将全面增强自身海上战力水平,从而为确保国家安全奠定坚实保障。